冬虫夏草,因独特药用价值与稀缺属性,素有 “软黄金” 之称,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各界关注。近期,冬虫夏草市场价格呈现出复杂态势,既受供需基本面左右,又与政策、市场预期等因素紧密相关。
价格整体高位运行,区域价差显著
当下,冬虫夏草价格依旧维持在高位区间。从产地源头看,青海、西藏作为两大主产区,价格存在明显分化。据中国新闻网 2023 年 6 月报道,在青海玉树,品质上乘的冬虫夏草(1000 根为一斤)干草每公斤价格达 210000 元,品质中等的在 176000 - 190000 元 / 公斤。而在西藏那曲,同等品质的冬虫夏草价格通常比青海产区高出 1 - 2 万元 / 公斤 。这主要源于那曲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,产出的虫草虫体饱满、药效成分含量相对更高,受市场认可度也更高。
在终端零售市场,价格进一步攀升。以北京同仁堂健康旗舰店为例,其冬虫夏草 30 克礼盒折后价 19680 元,每克价格高达 656 元 。普通滋补品店中,不同规格冬虫夏草价格差异较大。以 4 根 / 克、3 根 / 克、2 根 / 克的规格划分,价格从每克 200 - 700 元不等。虫身完整、品相好、个头大的虫草价格远超普通虫草,断虫草价格则大打折扣,仅为完整虫草的 3 - 5 成。
价格波动频繁,近年呈上涨趋势
回顾近年来冬虫夏草价格走势,波动频繁且整体呈上扬态势。据中国药材天地网数据,2016 - 2022 年间,亳州药市每 2000 条冬虫夏草月均价格从 17 万元涨至 21 万元 。到了 2023 年,由于需求量和出口量增大,干草价格每公斤同比上涨约 3 万元,单根鲜草价格同比上涨 8 - 10 元 。2025 年,虽市场暂无权威的整体价格统计,但从局部市场反馈来看,价格仍维持高位且有微涨趋势。在青海玖鹰虫草市场,商户表示,最近价格有波动,随着 5 月底玉树鲜草上市,价格有望迎来新变化。
价格影响因素复杂多元
供需失衡是主因
一方面,冬虫夏草生长环境严苛,仅分布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,生长周期长,加之生态环境变化、过度采挖等因素,野生虫草产量逐年递减。据中国民主建国会青海省委员会提案指出,冬虫夏草行业已陷入越挖越少、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 。另一方面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,对高端滋补品需求日益旺盛,冬虫夏草作为传统名贵滋补品,市场需求持续攀升,供不应求局面愈发严峻,强力推动价格上涨。
政策调控影响显著
2021 年,冬虫夏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,采挖、交易环节受到严格管控 。合法合规采挖范围缩小,交易渠道规范,市场上流通的野生冬虫夏草数量进一步减少,物以稀为贵,价格随之上升。同时,政策促使行业加速转型,人工培育虫草逐渐兴起,但因技术门槛高、产量有限,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市场缺口,对野生虫草价格影响有限。
市场预期与资本介入
冬虫夏草投资收藏属性较强,部分投资者基于对其稀缺性和未来需求增长预期,大量囤货,加剧市场供需紧张局面,哄抬价格。在市场预期推动下,即使产量稍有波动,价格也会出现大幅震荡。此外,部分资本涌入冬虫夏草市场,通过控制货源、炒作概念等手段,干扰正常市场价格秩序,导致价格虚高。
人工培育虫草冲击有限,价格差距明显
面对野生冬虫夏草价格高企与资源稀缺困境,人工培育虫草应运而生。目前,人工培育虫草价格相对较低,一般在 5 - 6 万元 / 公斤 。在电商平台上,同样 4 根 / 克品质,野生那曲冬虫夏草价格约为 1980 元 / 10 克,而人工培育虫草仅 1000 元 / 10 克 。人工培育虫草虽在成分上与野生虫草有一定相似性,但受生长环境、培育技术限制,在药效、市场认可度方面仍与野生虫草存在较大差距,短期内难以对野生冬虫夏草价格体系造成实质性冲击,二者在市场上呈现出高低搭配、并行不悖的价格格局。
冬虫夏草当前价格在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,维持高位且波动频繁。随着政策持续完善、人工培育技术突破,未来冬虫夏草价格走势有望在市场自我调节与外部干预下趋于稳定,但在资源稀缺本质未改变前,其价格仍将在滋补品市场中占据高位区间。消费者在选购时,需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与产品差异,谨慎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