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虫夏草的采挖时间是由高原气候和虫草生长周期共同决定的,过早采挖虫草尚未成熟,过晚采挖营养成分流失,只有在黄金时段采挖才能收获品质最佳的虫草。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产区,采挖时间随气温回升逐步推进,形成了从 4 月到 6 月的采挖季,每一个时段都对应着不同产区的虫草成熟节奏,了解这些时间规律是认识冬虫夏草的重要环节。
冬虫夏草的采挖时间与生长周期密切相关。冬虫夏草菌寄生蝙蝠蛾幼虫后,在地下经历越冬期、菌丝生长期和子座形成期,整个过程需要 2-3 年。当春季气温回升到 5℃以上,土壤解冻,子座开始从虫体头部钻出地面,这个阶段是采挖的最佳时机。此时虫体营养积累达到顶峰,子座长度适中,顶端尚未释放孢子,虫草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。若在子座未出土时采挖,难以发现虫草且虫体未成熟;若等子座释放孢子后采挖,虫体营养被大量消耗,品质明显下降。因此,采挖时间需精准把握子座出土后的 15-20 天内。
低海拔产区的采挖时间最早,从 4 月开始。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、德钦等地,海拔 3500-4200 米,由于纬度低、气温回升快,4 月中旬便进入采挖期。这里的虫草在清明后陆续出土,采挖期持续至 5 月上旬,是全国最早采挖虫草的区域。四川甘孜州的康定、雅江等海拔 3800 米左右的产区,4 月下旬开始采挖,此时高原草甸刚褪去薄雪,子座在枯草间零星可见。这些低海拔产区的采挖时间比高海拔产区早 1-2 个月,所产虫草因上市早,在市场上有 “早春草” 之称,虽品质略逊于高海拔虫草,但仍受消费者欢迎。
中海拔产区的采挖集中在 5 月。四川阿坝州的若尔盖、红原,青海黄南州的泽库、同仁等海拔 3800-4200 米的地区,5 月进入大规模采挖期。5 月上旬,随着高原积雪融化,草甸露出地表,虫草子座加速生长,每日出土数量不断增加,5 月中下旬达到采挖高峰。青海果洛州的玛沁、达日等地,5 月中旬至 6 月初是采挖黄金期,此时的虫草虫体饱满,颜色鲜亮,子座长度约为虫体的 1-1.5 倍,是品质与产量的平衡点。这个时段采挖的虫草占全年总产量的 40% 左右,市场供应充足,价格相对稳定。
高海拔核心产区的采挖时间在 6 月。西藏那曲市的巴青、索县、比如县,青海玉树州的杂多、称多等海拔 4500 米以上的顶级产区,由于海拔高、气温低,虫草生长周期长,采挖期推迟至 6 月。6 月上中旬是那曲虫草的最佳采挖时段,此时高原气温稳定在 10℃左右,子座生长成熟但未老化,虫体呈深黄色,环纹清晰。玉树产区的采挖从 5 月底开始,持续至 6 月下旬,其中 6 月上旬采挖的虫草品质最佳,腺苷等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段。这些高海拔产区的采挖期虽短,但产出的虫草品质最优,是市场上的顶级产品。
每日的采挖时间也有讲究。经验丰富的采挖者会选择清晨 6 点至中午 12 点采挖,此时气温较低,虫草子座挺立,表面带有露水,易于发现。午后气温升高,子座易因干燥而萎蔫,且土壤结块后挖掘容易损伤虫体。阴雨天虽能保持虫草新鲜度,但采挖难度大且容易破坏草甸;大风天气则会导致子座倒伏,增加寻找难度。因此,晴朗的清晨和上午是每日采挖的黄金时段,能提高采挖效率和虫草完整率。
采挖时间受当年气候影响显著。暖冬或早春气温偏高会使虫草提前出土,采挖时间相应提前;若冬季降雪量大、春季气温偏低,虫草生长缓慢,采挖期会推迟。2024 年青海玉树因春季气温较往年低 3-5℃,采挖期推迟至 6 月上旬,比正常年份晚了 10 天;2025 年四川产区因早春干旱,采挖期提前了 5 天。采挖者需根据当年气候调整采挖时间,当地气象部门也会发布虫草采挖期预报,指导采挖活动有序进行。
各产区通过管理措施规范采挖时间。西藏那曲实行 “禁采期” 制度,5 月 15 日前禁止采挖,确保虫草成熟;青海玉树规定采挖期为 5 月 20 日至 6 月 30 日,避免过早采挖;四川、云南等地则根据海拔划分不同采挖时段,实行分片采挖。这些措施既保证了虫草品质,又保护了高原生态,避免因无序采挖导致资源枯竭。冬虫夏草的采挖时间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合,只有遵循自然规律,才能持续收获这份高原馈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