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虫夏草的采收月份受地理环境、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,不同产区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,但整体集中在每年 4 月下旬至 7 月初。准确把握采收月份,是保证虫草品质与生态可持续的关键。
西藏那曲是冬虫夏草的核心产区之一,平均海拔超过 4500 米,气候寒冷,冻土解冻时间较晚。每年 5 月下旬,随着地表温度稳定在 5-10℃,冬虫夏草的子座逐渐突破土壤,进入最佳采收期,直至 6 月中旬结束。这一时段的那曲虫草,虫体饱满,子座长度适中(约为虫体的 1.5 倍),腺苷等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。当地牧民遵循 “冻土消融一寸,虫草生长一分” 的规律,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集中采挖,既能保证收益,又能减少对草原生态的破坏。
青海玉树产区海拔稍低于那曲,约 4000-4500 米,气温回升较快,采收月份比那曲早 1-2 周。每年 5 月中旬,玉树的高寒草甸上便可见到采挖者的身影,采收期持续至 6 月初。此时的玉树虫草,虫体色泽金黄,子座粗壮,因生长周期充足,在市场上颇受青睐。当地政府为保护资源,将采收期严格控制在 30 天左右,避免过度采挖导致虫草种群减少。
四川的甘孜、阿坝产区,海拔多在 3500-4000 米,纬度偏南,气候相对温暖,冬虫夏草的采收月份更早。每年 4 月下旬,当高原积雪消融至海拔 3800 米左右时,采挖便已开始,一直持续到 5 月下旬。由于这里 6 月上旬后易出现持续降雨,土壤湿度增加,虫草易霉变,因此需在雨季来临前完成采收。四川虫草的子座生长速度较快,若超过 5 月下旬,子座可能过长,消耗虫体过多营养,影响品质。
云南迪庆与甘肃甘南的冬虫夏草采收月份,因海拔差异而有所不同。两地高海拔区域(4000 米以上)的采收期与那曲接近,为 6 月上中旬;低海拔区域(3500-4000 米)则在 5 月中下旬采收。云南迪庆受季风气候影响,5 月后降水逐渐增多,需抓住晴好天气集中采挖;甘肃甘南的草原生态脆弱,当地将采收期限定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,以平衡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。
总体来看,冬虫夏草的采收月份由南向北、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推迟,形成 4 月下旬至 7 月初的时间带。这一规律与高原气温回升、冻土解冻的节奏完全吻合,体现了 “顺时而为” 的自然智慧。如今,各产区通过划定采收月份、推行持证采挖等措施,让这一珍贵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,既保障了虫草的品质,也守护了高原的生态平衡。